行業熱點
來源:中國畜牧網 作者:行業動態 發布時間:2016-08-22 08:32 2770次瀏覽
曾幾何時,在農村幾乎家家養豬,每年過年殺豬對農村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但是現在再到農村去,這樣的場景幾乎看不到了,現在的農村家庭也幾乎不養豬了,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的逐漸消失呢?
一.環保政策
2015年以來,環保政策高壓來襲,全國各地禁養限養政策不斷出臺,根據瑞昂畜牧數據中心顯示,因環保政策,僅2015年全國大約有500萬的散養戶退出了養殖業,從環保政策上來說,農村家庭養豬已經行不通了。
二、大型養豬企業不斷擴張
近年來,大型養豬企業不斷擴大自己的規模,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。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資本注資到大型養豬企業中,其中不乏一些外資背景。大型養豬企業, 一般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、成熟的養豬技術、高效的液態飼喂系統、完善的防疫體系和各種優惠扶持補貼,而這些是小養殖戶所不具備的,這加劇了小養殖戶的消 失。
三、進口豬肉大增壓縮了散養戶生存空間
2016年上半年,我國進口豬肉大增,已達80萬噸。相比國內生豬價格高位運行,國際生豬價格可謂占據優勢。屠宰企業為了追求利潤,當然更愿意進口價格相對較低的國外豬肉,這也導致了部分地方階段性賣豬難的現象出現。
隨著養殖業機械化和自動化設備的普及,尤其是液態飼喂系統的高效利用,我國的養豬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,這也加速了行業的變革。養豬做為傳統的民族行 業,我們從心理上不愿意看到散養戶的消失,畢竟無論從肉質還是口感都遠勝現在市場上的豬肉。對于散養戶,有關部門應該給予鼓勵和實質性的科學指導,而不是 因所謂的污染就關停,要知道,工業污染對環境來說更具破壞性。
上一篇:從養殖結構、環境、品種、管理、疫病等七方面,細說中國養豬業那點事...
下一篇:秋來了,秋季養豬要注意的一些問題
版權所有:沈陽偉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
電話:400-1788-400
地址: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八號街5甲1號
郵編:110027